擴聲系統的效果和什么因素有關
來源:本站作者:國力電子 日期:2019-10-12 瀏覽:
我們的音響業近十年來發展變化非常大,無論是民用發燒音響到AV熱,還是專業的卡拉OK、迪斯科舞廳到現在的多媒體報告會議廳。從消費來講,無論是集團還是個人,音響已成為人們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成為了一種時尚,這是可喜的一面。應該看到,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產品的競爭日趨激烈。特別在這世紀之交的時候,政府也加快了進入WTO的步伐。雖然,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更是一個機遇。面對國內外形形色色的音響產品,我們廠家的決策者和產品設計人員該怎樣面對這一局面呢?在2000年到來之際,對于長線戰略投資者來說,重新審視我們的發展理念是非常有益的。這其中方方面面的可討論的問題較多,許多是和企業的實力有關,這實力包括:資金、管理、技術開發和技術儲備、信息交流、銷售網絡和人際關系處理等等,但最為關鍵的還是產品自身的品質問題,好的產品其附加值就高,企業自然就具備生命力和活力。題材雖然可以炒作,但價值總有回歸的時候。高質量的音響設計離不開基本技術理論,更離不開主觀評價。畢竟這種特殊的商品最終是和人打交道,是用來表現藝術的,主觀評價的結果可以直接指導產品的設計。因此,我們首先探討一下主觀評價的內涵。通過這幾年看到的和歷屆的國產音響器材大展所感受到的,就具體的技術問題,尤其在音響(箱)的設計和聽音評價的關系上作一個初步的探討。
主觀評價不是音響特有的,樂器有,通訊系統有,聽堂場館也有,等等,其目的和方法略有不同。一般來講,音響的終端是和人打交道,在大部分情況下也是以人為本,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利對它評頭論足。但嚴格來講,這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評價。就好比我不懂服裝,在選擇的時候,我也許只關心顏色和式樣,但如果我是一個行家,還會考究它的面料,縫裁質量和做工,是否適合我的個性等等。嚴格的主觀評價程序對聽音環境、聽音內容、聽音人、評價術語的使用及評分方式均有嚴格的定義和要求(當然,這是題外之話)。于是,衡量一個系統的品質除了物理上的各種參數測量指標外,又增加了主觀評價的方法。因為客觀測量還不能完全反映一個系統的品質。很久以來,技術人員除了在尋找新的客觀參數外,也一直在尋求這種客觀和主觀的對應關系。遺憾的是,直到現在仍沒有明確的結論。這個問題能否解決,那是以后的事。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廣義說,基本無解,但在某些條件的限制下,某些問題又能解決。如清晰度和可懂度問題,已解決并用于音響工程設計之中。當然,這也是學術界討論的事。但這一切不影響我們目前的主觀評價,不影響我們對產品的主觀評價后反過來對產品的設計指導和修正所起的作用。
那么,怎樣認識和使用主觀評價呢?怎樣把主觀評價的結果用于評判、指導我們的音響設計呢?首先我們要系統地了解什么是主觀評價的目的和特點、對主觀評價的認識和表達以及影響主觀評價的因素和主觀量的特征。簡單地講,主觀評價一般是用一些有代表性的節目源如音樂、自然聲作為重放系統的音源,在一定的環境下經系統重放并通過人的感受,用評價術語將系統的特征表示出來。和客觀參數的測量相比,它的嚴格性、一致性似乎得不到保證,但要注意的是聽音環境、節目源、周邊設備和聽音人均屬于系統的一個部分。與客觀測量一樣,主觀評價評的是系統特征,不是好壞與好聽不好聽。所以主觀評價又稱主觀音質評價。這里我們慎重的引用了“音質”,其意為聲音的品質,這是有別于 “音色”的(音色是指聲音的色彩,它是帶有個性化的東西)。因此,在主觀評價中,同一系統不同評價人得出的不同評價結果其差異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系統本身對不同節目源重放的特征差異;另一個是評價人自身的感受差異。前者是由系統的物理特征所決定,是技術人員所設計的,而且是技術人員想要評判的東西。而后者是由不同人的心理和生理感受造成的,并被賦予了很強烈的個人色彩。心靈的弦,被聲音激發后,形成了種種的遐想。這就是音響系統的設計者體現以人為本的關鍵所在,這也屬于音響設計的一個方面。有多少設計者能做到呢?應該說這種設計的依據之一是心理聲學的一些結論。建筑聲學做到了,電子效果器、激勵器做到了,但做的是音色控制,僅僅是對音色控制的一種工具。應該看到,這種以人為本的東西是變化的。音響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重放音樂。這種美的欣賞是和時代、社會、文化、民族有關,又和個人的修養、生理、心理及人的那種與生俱來的和后天種種因素所熏染并被深深打上心靈烙印的喜、怒、哀、樂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于是,真、善、美、悅耳、動聽才呈現在我們面前。就好比世界上最好的一件樂器,法國人、德國人、美國人都用它來演奏同一樂曲,其給予人的感受是不同的,甚至聽到它的旋律和演奏風格就能知道是哪個時代和哪國人演奏的。其實這是心靈的內容,與音響系統本身關系不大。正是由于這種心靈感受的差異,音響系統的設計人需要做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是控制其音色。也許這是音響系統設計的最高境界。正是這樣,音響系統的那些評價術語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好壞之分才有了可比較的依據和標準。分清楚了這些差異,我們對主觀評價的認識和表達才有意義,才能了解影響主觀評價的種種因素,才能理解主觀評價量的相對性原理,并運用它去指導我們的音響設計,消費者依據它來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產品。也就是這種地區和民族、文化的差異,才出現了所謂的“美國聲”、“英國聲”、“德國聲”等等。其實,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那是控制音色的結果。特別地,音響系統主觀評價的許多好壞之別已經具有了新的意義。透過主觀評判的因素分析,某些設計中的概念可能需要重新認識和開發利用。比如說,音箱中的聲染色現象一直是設計中的大忌,染色處理不好會帶來一些難聽的“箱音”聲。但是是否注意到,中低音的某些寬帶染色會帶來聽覺上的溫暖和豐滿感;中高音的某些染色會增加清晰度、層次感和悅耳感。也許這種染色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發現和利用它并學會控制才是真本事。其實,這種非線性失真現象,在樂器和某些電子效果器中使用的例子比比皆是。透過主觀評價的內涵,我們也能看出,玩音響和聽音樂完全是兩回事。玩音響的人興趣在音色控制上,砸玻璃聲毫無樂感,但對系統能力的出色表現而感到快感。這是一種再創作,也是一種修飾。也許這就是玩音響的魅力所在。